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後頂葉皮質區受損腦中風病患之反應性姿勢控制缺損與聽覺提示的影響

作者:林盈蕙/湯佩芳/王堯弘/林克忠/盧璐/鄭建興/陳適卿 

背景及目的:反應性姿勢控制(reactive postural control)是指當人體受到非預期性外力干擾(unexpected external perturbation)後維持身體平衡的控制機制。此姿勢控制機制需依賴各種感覺輸入之整合,因此我們猜測後頂葉皮質區(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可能在反應性姿勢控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中,我們探討後頂葉皮質區受損對中風病患反應性姿勢控制的影響,以及事先給予有關干擾方向的正確聽覺提示(auditory cueing)是否可以改善其反應性姿勢控制的能力。

方法:本研究受試者分為三組,分別為九位後頂葉皮質區受損的中風病患、八位年齡與動作恢復程度相當之後頂葉皮質區未受損中風病患、及九位年齡相當之健康受試者。實驗方式為在「有」與「無」正確方向性聽覺提示的情境下,於受試者腰部施予非預期性的左向或右向牽拉式姿勢干擾(pulling postural perturbation),並要求受試者維持站姿平衡、不跨步。左右牽拉干擾各有六次測試,且出現先後次序隨機,「有」或「無」聽覺提示的情境出現先後次序亦隨機。以體表肌電圖偵測受試者在受到側向牽拉式姿勢干擾後主要姿勢肌(臀中肌)之反應性收縮情形。研究分析之因變項為:(1) 與牽拉干擾方向同側與對側的臀中肌(gluteus medius muscle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 to the pulling direction (GMi and GMc)在每組受試者同情境同方向所有測試中出現姿勢性反應收縮之活化百分比;(2)每組受試者同情境同方向所有測試中三種肌肉收縮形式(muscle contraction pattern)(「只有GMi收縮」、「GMi與GMc共同收縮」、與「只有GMc收縮」)出現百分比;(3) GMi收縮潛伏期 (contraction latency)- 即牽拉開始至GMi開始產生反應性收縮之期間。

結果:健康受試者與後頂葉皮質區未受損的中風病患在受到側向的牽拉干擾後,無論干擾方向為何以及提示與否,GMi皆為其出現姿勢反應的主要肌肉(活化百分比86%~96%)。而後頂葉皮質區受損的中風病患在無提示情境下受到向患側的牽拉干擾時,在三組受試者中呈現最低的GMi活化百分比(56%) (p = 0.01)與最高的「只有GMc收縮」的收縮形式(33%) (p = 0.017)。但給予聽覺提示後,此組病患GMi活化百分比增加至81%,且和其他兩組受試者無顯著差異(p > 0.05)。在肌肉收縮形式上,給予聽覺提示後,在受到向患側的牽拉干擾時,後頂葉皮質區受損的中風病患GMc收縮形式出現百分比(16%)雖有降低的趨勢,但未達顯著統計意義(p = 0.17)。GMi收縮潛伏期則無論在何種牽拉方向與提示情境下,三組間皆無顯著差異(p > 0.05)。

討論與結論:後頂葉皮質區受損的中風病患受到向患側的牽拉干擾時,其反應性姿勢控制顯著與健康受試者的不同,明顯較少活化患側臀中肌作為主要姿勢肌,且傾向使用健側臀中肌代償;而年齡與動作恢復程度相當之後頂葉皮質區未受損中風病患則無此現象。因此本研究結果支持後頂葉皮質區在反應性姿勢控制扮演重要角色之假說。本研究使用之聽覺提示可以提升後頂葉皮質區受損中風病患的患側姿勢肌活化百分比,至與健康受試之主要姿勢肌活化百分比無顯著差異之程度,但尚無法顯著減少此類病患代償性收縮形式之出現百分比。因此,後續的研究可再進一步探討更有效之聽覺提示及其在臨床上的可能治療效益。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