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慢性中風病人的物理治療需求

作者:吳英黛/劉千綺/鄭建興 (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研究所碩士班/臺大醫院腦中風中心主治醫師)

中風存活者或多或少有慢性失能(chronic disability)的問題。中風後復健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急性期(3個月內),多仍在住院期間,除注意病人生命跡象的穩定外,並早期給予適當的床邊復健或轉至復健病房積極復健;第二階段為亞急性期,一般是指3-6個月間,強調促進動作功能的恢復,盡量回復病人日常生活功能,以減輕家人負擔;第三階段是指中風6個月後,病人的恢復狀況多所不同,有些病人可返回職場,有些病人繼續留在復健體系中,而有些則會返回家中由家屬自行照顧,或轉至安養機構。

物理治療介入中風照護通常在第一和第二階段,較少照顧到慢性中風患者。慢性失能不會隨亞急性期過去而消失,隨著病人老化可能還會產生新的問題,如關節炎、視力退化等。病人因疼痛、不便等其他因素造成的不活動生活型態可能與慢性失能形成惡性循環,更加限制病人的活動範圍。加上可能原有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及其併發症,嚴重影響病患的生活功能、健康和生活品質,甚至還會影響到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台大醫院2008年7月新成立物理治療中心,復健學系2008年第一學期因此新設物理治療臨床實習研究課程,在8至10月於台大神經部腦中風特別門診,接受慢性中風病人的物理治療轉介,提供相關服務,二個多月來共追蹤了29位慢性中風病人。大部分的病人的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集中在等級2~4之間,年齡大都在50歲以上,有些病人對病史記得非常清楚,細數所有發生的事情,有些則是完全不想記得或記不清。

有一位病人完全沒有任何症狀,且規律運動,甚至符合每週五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但是談到自己中風,就會自覺沒用,十分沮喪。另有一些病人失能不算太嚴重,卻完全不活動。也有一些病人自己持續做訓練,但因缺乏適當的指導,只著重在肌力訓練,而未加強動作控制或注意到動作協調或品質的問題。不少病人抱怨肢體上或關節的不適或疼痛,很多是因為高張力、活動度受限、肌肉的緊繃攣縮、肌力不平衡或控制力不佳、肌耐力不足所致。有位病人抱怨近日行走時足部內翻嚴重,因擔心跌倒、便鎮日坐在家中,對配偶十分依賴,配偶表示只要可以做到的一定會去做,但直言壓力很大。另一位重度失能合併失智者,則整日臥床,甚至躺著接受經口餵食。我們覺得前者若有短腿支架來協助控制足部內翻,當可增加活動、減少對家人的依賴,後者若有張醫院用床,應有助於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危險。

29位病人中,多數可經由一段時間的運動訓練而獲得某些程度的改善,有7位願意至院做物理治療,以加強最近明顯退化的生活功能。大多數慢性患者及家屬則希望回診時我們能教導一些運動和照護方法,因此我們依據病人和家屬的主訴和不同的狀況,提供適合的居家運動指導。兩個星期至一個月後以電話追蹤病人對居家運動的依從性(adherence)。少數病人的家屬會因為物理治療師的建議認真監督病人做運動。有些病人雖然沒認真做運動,接到電話感覺自己受到關心,承諾會改善。也有不少病人和家屬可能已習慣慢性中風的生活型態,而未能依照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有足夠的依從性,未來應再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困難或不運動的障礙,進而協助解決。或許由醫院出面定期舉辦病友會或架設照護網頁,是協助這些慢性病人的一種方式。

學者發現中風病人的預後與最大攝氧量有高度正相關(1)。國内學者利用腳踏車執行運動測試來比較15位輕中度慢性中風患者和靜態生活健康者的心肺適能,發現中風患者最大攝氧量和最大功率較同齡健康者顯著下降,而氧氣及二氧化碳換氣當量則較高,六分鐘行走測試距離也比健康者顯著為低,顯示中風患者心臟血管系統的最大功能容量較低、換氣效率較差、功能行走能力也較正常人差(2)。研究也發現慢性中風患者身體活動量比健康人顯著較低,他們約花健康人1.5倍的時間在睡覺上,體脂肪和腰圍也比健康人高,但休息時代謝率兩組沒有顯著差異,所以極有可能是因為不活動造成能量消耗降低,多餘的能量轉變成脂肪儲存在身體內,讓腰圍和體脂肪都變高(3),影響心血管健康。我們建議慢性中風也應重視心肺耐力及體適能的訓練,增加身體活動量,以避免不活動造成次級併發症和再次中風的發生率。

我們還發現一些病人有輔具需求,然欠缺取得適當輔具或社會福利補助的資訊。事實上政府提供許多可用的協助給失能者,但他們往往沒有相關訊息,致使無法藉此協助進一步改善其生活功能和品質,也造成家屬很多心理壓力和焦慮。其實病人或家屬可至臺大醫院內的輔具中心尋求協助,亦可由輔具資源入口網http://repat.moi.gov.tw/得到資訊,或洽各地方政府社會局。

以慢性中風病人需求為中心的服務尚未完全建構。我們希望以這個新近發展出來的模式,加強追蹤慢性中風病人,針對他們的問題和需求,提供門診的諮詢、指導和訓練,甚至發展居家物理治療或走入社區提供一些團體訓練,以減少病人慢性失能的問題,並協助他們調適生活型態,促進健康。附表是我們以mRS為基礎,整理出慢性中風者常見的問題和相對應的物理治療目標,提供讀者參考。
 

表1. 不同mRS等級之慢性中風病人常見的問題和物理治療目標
 
等級 內容 病人的問題或需求 物理治療目標
0 沒有任何症狀 1.自覺是中風病人,抑鬱
2.無規律活動
1.心理上的支持
2.增加身體活動
1 除症狀外沒有顯著失能,能夠執行所有日常活動 1.肩、髖關節活動度不足
2.肌力不平衡或控制力不佳
3.肌耐力不足
4.無規律活動
5.肌肉骨骼系統疼痛問題
1.增加關節活動度
2.增加肌力不足之肌肉群之肌力和肌肉控制
3.增加肌耐力
4.鼓勵增加身體活動量
5.改善潛在問題,減輕疼
2 輕度失能:無法執行病前所有活動,但可以照料自己的事情而不需協助 1.肩、髖關節活動度受限
2.肌力不平衡或控制力不佳
3.肌耐力不足
4.無規律活動
5.肌肉骨骼系統疼痛問題
6.平衡問題
7.社會隔離
1.增加關節活動度
2.增加肌力不足之肌肉群的肌力和肌肉控制的能力
3.增加肌耐力
4.鼓勵增加身體活動量
5.改善潛在問題,減輕疼痛
6.改善平衡
7.鼓勵增加社會活動或社會互動,如閱報、增加家族聚會、培養嗜好等

如肌肉緊繃、肌力不平衡或控制力不佳、肌耐力不足

3 中度失能:需要一些幫忙,但可以不需協助獨力行走 1.肩、髖關節活動度受限
2.肌力不平衡或控制力不佳
3.運動耐力不足
4.身體活動量低、無規律活動習慣
5.肌肉骨骼系統疼痛問題
6.平衡問題
7.增加對家屬的依賴性
1.增加關節活動度
2.增加肌力不足之肌肉群之肌力和肌肉控制
3.增加運動耐力
4.鼓勵增加身體活動量、規律活動
5.改善潛在問題,減輕疼痛
6.改善平衡
7.家屬的支持與教育、鼓勵增加患者的獨立性
4 中重度失能:需依賴協助始能獨立行走及照顧自身所需 1.轉位至直立姿困難
2.直立姿態和耐力不足
3.行走困難
4.增加對家屬的依賴性
1.坐到站訓練
2.直立姿態和耐力訓練
3.行動輔具諮詢和處方協,如合宜的短腿支架、助行器
4.家屬的支持與教育、鼓勵增加患者的獨立性
5 重度失能:臥床、尿失禁,需要持續的護理照顧和注意 1.常合併有失智等現象
2.擺位、餵食、失禁
1.建議增加知覺互動
2.生活擺位輔具、諮詢和處方協助(如可調成坐姿的床、減壓床墊等)
 
 
參考文獻:
  1. Lee CD,Blair SN.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stroke mortality in men.Med Sci Sports Exer 2002;34:592-5.
  2. 賴忠駿、黃文興、蔡昀萍、吳英黛。慢性中風患者之心肺適能及其相關因子之探討。物理治療 2007;32:175-82.
  3. Chien MY,Wu YT.Resting metabolic rate,body composition,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a pilot study.Formosan J Phys Ther 2007;32:291-7.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