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風險評估與算命(之四)

作者:曾美君 (壢新醫院院長室特聘研究員)

中風病人靜脈溶栓治療後,可能發生有症狀的顱內出血(簡稱SICH),造成令人遺憾的結果。因此,無論是臨床試驗或中風登錄,只要是有關溶栓治療,大家都很關心SICH的情況。如果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哪些中風病人接受tPA治療較容易出血,絕對是功德無量。

然而,目前文獻上不同研究所採用的SICH定義不盡相同,如果沒有留意,很可能在比較或參照時,產生誤解。話說回來,要搞清楚來也不見得很容易,至少對我個人而言,霧裡看花除了需要好眼力,還得有耐心。

常被提到的SICH定義至少有四種,分別是NINDS、SITS-MOST、ECASS-II,以及ECASS-III。為什麽會搞成這麼複雜?簡單說,這是學習歷程所致。當年NINDS臨床試驗採用的定義很敏感(保守起見),只要懷疑可能是出血或NIHSS分數惡化,通通算成SICH。然而並非所有的出血都有臨床意義,後來的臨床試驗或研究改採比較狹隘的定義,在NIHSS分數增加幅度、腦出血量、或出血與臨床症狀配合等做了修改。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症狀和出血指標不同,定義的時間範圍(time frame)也不一致,譬如ECASS-II考量7天內出血情況,SITS-MOST則著重在治療後36小時內。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剛出爐不久的系統性文獻回顧(1)。

採用不同SICH定義的研究,自然是各唱各的調。直覺上,SICH的定義若較狹隘,SICH的案例相對較少,這類SICH對預後的影響應該相對較大。早期因為各說各話,資料無法互相比較,我們無法證實這個直觀推理是否正確。前不久,有篇研究討論SICH對預後的影響(2),正好可以用來檢驗。在SITS-MOST, ECASS-II,NINDS三種不同的SICH定義中,SITS-MOST定義最嚴,ECASS-II其次。研究發現985位接受tPA治療的收案病人中, SICH的人數分別是SITS-MOST 21 (2.1%),ECASS-II 69 (7.0%),NINDS 93 (9.4%),有任何ICH的人數共有195 (19.8%)。其次,ECASS-III採用微調過的ECASS-II之SICH定義,要求SICH必須是造成NIHSS分數惡化的主因才算數。因此,ECASS-III定義之SICH的案例相對ECASS-II應該更少。果然如此,我們的推測在另一個314位病患的研究上得到證實(3)。但是,SITS-MOST與ECASS-III的SICH定義哪一個較嚴,好像不是那麼清楚。前文提到,前者考量36小時內的出血情況,後者沿襲ECASS-II所採用的定義,考量7天內出血情況,但二者的出血指標不一樣喔(我其實蠻好奇各位專家的看法)。

不過,更麻煩的是,不同醫師根據這些“外貌不完全一樣”的SICH定義來判定病患是否有所謂的SICH時,評估者之間的一致性(interrater agreement rate)似乎不太理想。研究顯示(3),ECASS-II的評估者一致性最高(kappa 0.85),NINDS最低(kappa 0.57),SITS-MOST與 ECASS-III則分別是0.65與0.62。早期學者認為kappa 0.4~0.6算是不錯(moderate),0.6~0.8很好(substantial),若>0.8則幾乎是完全一致(almost perfect)。但後來的學者修正這個看法(4),建議>0.75算很好的一致性(excellent),0.4~0.75代表普通到不錯這個階段,如果低於0.4則不必談了。根據這個新標準,SICH的評估者一致性差強人意,但這個有趣的現象一度讓我腦筋打結:既然NINDS的定義很廣(四種定義中最寬鬆),爲什麽它的評估者一致性特別低。想通了之後,發現NINDS定義太敏感,不是誰來評估都會八九不離十,反而是有人說九,有人說十一,莫衷一是。

儘管SICH的定義分歧,評估者一致性也不一定滿足臨床研究所需,文獻上各種有關靜脈溶栓治療的風險評估模式風起雲湧(5),令人目不暇接。或許我們應該返璞歸真,除了在比較本土資料與國外研究時,要留意所採用的定義是否有出入之外,也許應該進一步思考就國人的資料而言,什麽樣的SICH臨床意義較高,亦即,對預後的影響有實質的意義。畢竟,以病人為中心的成效研究(outcomes research),才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 Seet RC, Rabinstein AA.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following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critical review of case definitions. Cerebrovasc Dis. 2012;34:106-14.
  2. Strbian D, Sairanen T, Meretoja A, et al. Patient outcomes from 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stroke thrombolysis. Neurology. 2011;77:341-8.
  3. Gumbinger C, Gruschka P, Böttinger M, et al. Improved prediction of poor outcome after thrombolysis using conservative definitions of symptomatic hemorrhage. Stroke. 2012;43:240-2.
  4. Fleiss JL.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Rates and Proportions, 2/e, 1981, Wiley, New York.
  5. Rabinstein A, Rundek T. Prediction of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 The value of clinical scores. Neurology. 2012 Nov 21. [Epub ahead of print]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