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你曾聽說過的「運動傳言」

作者:曾美君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去年8月17日以斗大的標題刊出The era of gentle exercise is over. It's official: you've got to work up a sweat。開始閱讀前我有點納悶,想不出這個老舊話題還有什麼看頭。原來是ACSM/AHA提出新的準則(guideline),發表於Circulation期刊(1)。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無法理解英國媒體為何關心起老美的準則(我的印象裡,英美兩國的媒體或輿論經常看對方不上眼)?原來1995年美國提出的體能準則(2),經WHO採納後,也被英國政府奉為規臬。而這次提出新準則的這批人正是當年的始作俑者,難怪引起英國媒體注目。然而,美國媒體似乎並未重視這則信息。

簡單來說,1995年專家學者建議每週大部分日子(most, preferably all days per week)裡,每天累積30分鐘中等強度(moderate-intensity)的運動。2007年的新準則為每日30分鐘中等度強度運動,或每週三天每次激烈運動20分鐘。中等強度與激烈運動搭配進行也很好。其次,每週至少二天肌力與肌耐力(muscular strength and endurance)運動。大致說來,新建議和當年的專家意見精神上一致,更新的重點在於更詳細闡明內容,包括:

  • 修正「每週大部分的日子」為每週五天
  • 直接加入激烈程度(vigorous-intensity)體能活動的建議
  • 中等與激烈程度的運動互補
  • 日常運動(如巡房或急奔追垃圾車)需持續10分鐘以上才算數
  • 多運動有益健康;該建議只是起碼的功課
  • 至少有持續10分鐘以上的運動才可以「累積」
  • 增加肌力與肌耐力運動的建議
適度運動有益健康是老生常談,運動與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關係也早已獲得證實。不久前有兩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文獻顯示運動可降低腦中風的風險(3,4)。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芬蘭的研究(5)發現,一來證實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如休閒期間的活動量,工作場所的活動量,以及每天上班步行或騎腳踏車通勤的活動量等),在控制其他危險因子後,分別在統計上對降低腦中風風險有顯著效果。其次,該研究進一步探討這類活動與不同類型之腦中風( SAH, ICH, Ischemic)風險的關聯。大致說來,休閒期間的活動對預防各種中風來講,都是多多益善。每天上班愈勤快步行或騎腳踏車通勤對降低缺血性中風風險也有明顯的好處。不過,工作場所的活動量,以及每天上班步行或騎腳踏車通勤的活動量對降低出血性中風的效果並不顯著。

許多人「抱怨」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運動。到底是拿忙碌當藉口來塘塞,還是不願面對偷懶的各種理由,實在很難講。我曾在國際會議中看到某醫師以一幅漫畫來提醒眾人:「What fits your busy schedule better? Exercising 1 hour a day or being dead 24 hours a day?」。然而,「懶得動」究竟是個人的問題,還是一個文化或生態(ecological)問題(譬如說,生活周遭缺乏理想的運動環境),或許值得深思。

我突然想到,新光醫院洪惠風醫師在他的書《為什麼心臟病總是突然發作?》中提到,「有人開玩笑說,最好是把電視機改為腳踏車發電,要看電視時必須踩健身腳踏車發電,如此不但節約能源又能健身,一舉兩得。」仔細想想,這個有趣的想法還挺「經典的」,不是嗎?

期盼我們會訊的讀者,除了關心王建民之外,人人都能加把勁,迎上運動潮流!

 
參考文獻:
  1. Haskell WL, Lee IM, Pate RR,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updated recommendation for adult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7;116:1081-93.
  2. Pate RR, Pratt M, Blair SN,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JAMA. 1995;273:402-7
  3. Wendel-Vos GC, Schuit AJ, Feskens EJ,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stroke. 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 Int J Epidemiol. 2004;33:787-98.
  4. Lee CD, Folsom AR, Blair S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troke risk: a meta-analysis. Stroke. 2003;34:2475-81.
  5. Hu G, Sarti C, Jousilahti P, et al. Leisure time, occupational, and commut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risk of stroke. Stroke. 2005;36:1994-9.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