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最熟悉的陌生人:核子醫學腦質斷層灌注掃描

作者:邱建勳 (聖保祿醫院 核子醫學科)

腦部斷層掃描,除了X光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與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外,還有一種大家有點熟悉卻又陌生的影像學檢查,就是核子醫學腦質斷層灌注掃描(cerebral perfusion SPECT) 

 
圖一:腦質斷層灌注掃描橫切面影像。

腦質斷層灌注掃描使用可穿透腦血管障壁的親脂性示蹤劑,藉此得知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基底核與丘腦的血流灌注狀態(圖一),可以應用在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與預後評估。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來說,腦質斷層灌注掃描的診斷率可至60%,電腦斷層反而不到20%;對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缺損(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來說,腦質斷層灌注掃描的診斷率可至90%,電腦斷層只有40%;對腦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8小時後來說,腦質斷層灌注掃描的診斷率可達90%,電腦斷層低至20%;對腦梗塞48小時後來說,腦質斷層灌注掃描的診斷率可達95%,電腦斷層最多50%。 
 

腦梗塞一星期左右,亦可接受腦質斷層灌注掃描評估預後。若發現病患腦部血流有改善現象,與較後期腦部血流才改善的病患相比,代表神經學功能恢復的機會較大。因此,腦質斷層灌注掃描不只可以診斷腦血管疾病,還可做為預後評估的工具。

一般來說,判讀腦質斷層灌注掃描病灶的血流灌注狀態,是相對於病灶周遭正常腦組織血流來看,或者病灶對側大腦半球同等位置的血流灌注狀態做為相對比較,加上數位醫學影像可以主觀地調整活性強度,因此缺少客觀判讀基準。

隨著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新世代互動式軟體提供正常大腦血流灌注資料庫以資比對,視覺化定量分析大腦皮質各區域的血流灌注狀態,協助醫師客觀地判讀;更因為視覺化定量功能,易於做為治療前後追蹤比較以及未來教研用途(圖二)。 
 

圖二:腦質斷層灌注掃描新世代互動式軟體(Scenium,Siemens)。軟體畫面左上角的彩圖(Color maps),代表與正常大腦血流灌注相比後的標準化值(顏色由藍綠至黃紅,表示大腦血流灌注由低至高);左下角的感興趣區域(Region of Interest),提供大腦各個區域的血流活性數值;上三圖分別是腦質斷層灌注掃描軸狀切面、冠狀切面與矢狀切面;下兩圖分別是統計參數圖譜(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的右大腦皮質視野(cortical view)與左大腦皮質視野。上三圖與右下圖中的不規則白線輪廓區域,表示左側顳葉呈現低血流灌注(右下圖不規則白線輪廓區域中的藍色區塊)。

另外,透過影像重組軟體,將腦質斷層灌注掃描影像立體化呈現,讓臨床醫師易於向病患或家屬解釋(圖三)。 
 


圖三:腦質斷層灌注掃描3D重組影像。

近年來電腦斷層與磁振造影蓬勃發展,讓我們幾乎忘了可以在臨床上常規使用的腦質斷層灌注掃描。腦質斷層灌注掃描不只用於腦血管疾病的影像診斷與預後評估,也是癲癇與各類失智症患者的重要檢查之一。腦質斷層灌注掃描著重功能評估和定量分析,與解剖學影像相輔相成,誠為臨床醫療診斷與治療前後不可或缺之影像醫學利器。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