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支架置放二、三事

作者:陳啟仁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部立雙和醫院主治醫師)

興趣」與「復原力」

「放完支架,我還可以去做我喜歡的爬山嗎?」在解釋完放支架的風險後,這位失語症的病患用期待的眼神問我。我忽然領悟「興趣」對有些人而言比什麼都重要,而這類的人「復原力」較好。這位壯年警官是部立嘉義醫院第四個支架案例,半年前在狂醉後醒來罹患嚴重的失語症腦中風。經過急性中風治療及語言復健,他復原神速,現在一般人幾乎不知道他有失語症。不幸的是他腦內的多處血管狹窄在給予最強藥物控制數月下卻更加狹窄,所以決定置放顱內血管支架。手術順利放了二隻支架。出院前我問他是那座山讓他念念不忘。他説:「半天岩」。

人充滿「興趣」時會產生特別的專注力、敏銳度、記憶力、思維力、情感力、及意志力,確實是人活下去及「復原力」産生的重要動力。

我也計劃近日找一假日去「半天岩」瞧瞧它吸引人之處!

左圖:術前。左側內頸動脈及左側中大腦動脈嚴重狹窄(箭號處) 
右圖:術後:兩處狹窄已經被撐開(箭號處)

 

「不忘本心,態若自然」

人們常欣賞「不忘本心」的人,因他never forget his origin,never 得意忘形,給人一種信賴之感。醫學上,不忘本心的醫材則是安全醫療的基石。不忘本心(形狀記憶)質材的濫觴始於 1960 ,美軍研究小組為研發新式武器,從倉庫領了一些鎳鈦合金條來做實驗,他們覺得這些合金條彎彎曲曲很不方便使用,於是就把它們一根根拉直後再開始做實驗。過程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當溫度升到某數值時,這些拉直的合金條突然地恢復原來的彎曲形狀,好奇的他們,反覆做了多次,證實了這些合金條具有「不忘本」的「記憶」特性。此後科學家們對這不忘本心物質的研究及開發產生莫大興趣,目前仍然方興未艾地廣泛應用於航空、衛星、醫療、生物工程、能源、自動化等方面。例如在衛星方面,太空船為蒐集資訊需要一個比太空船更大數倍的天線,這天缐若用一般金屬製作,太空船空間有限,無法攜帶,但採用這種記憶合金就可解決。做法是在模擬太空環境的溫度下,把鎳鈦合金做成半球形的超大月面天線,然後將它冷卻,在冷卻時天線就可以被壓縮成一小團,方便於太空船攜帶。到達太空後,再將這小團解套,它就會像折疊傘般自動張開恢復原形,開始執行任務。

在醫療的運用,尤其是微創醫療上,我們也常常遇到類似太空船與天缐的問題。傷口這麼小,如何將大它數倍的醫材置入!記憶醫材在這時就發揮了很大功用。例如顱內血管治療常用的自膨支架(self-expandable stent),我們使用記憶合金(鎳鈦)在體溫下將支架製作成形,然後再低溫下將其壓縮並置入微導管中。使用時只需將微導管先置放至顱內血管所要位置,然後固定支架,再將微導管慢慢往後撤退,支架在沒有束縛下就會自然膨出,恢復原形,而達到治療效果。每次當看到這種支架解脫束縛,恢復本態,自然膨出時,「不忘本心,態若自然」的舒暢感油然而生!

記憶支架解脫束縛,恢復本態,自然膨出。

「傘」

「傘」在中文是個典型的象形文字,幾乎望形會意。雖它只是個物件,但因能讓人免於日曬雨淋,所以也常被「會意」成「保護」的工具,例如保險業的「五百萬保險傘」,戀愛的「一枝小雨傘」,甚至港人的「革命雨傘」 … 。而在陰雨不定的地區或季節,傘更是出門隨身配件,所以慢慢地又被演進成為一種飾品。最有名應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鳥籠傘(Birdcage, Fulton, England),它會隨著女王繽紛套裝變換而變色,儼然是全身上下最優雅,最具指標的飾品。近日傘更演變成一種「醫療工具」,用於我們介入血管整形或支架治療的栓子保護(embolus protection ),今天就介紹一下我們的「鳥籠傘」(birdcage)。

頸動脈粥狀硬化狹窄是個常見的病,當它狹窄程度超過 70%以上(尤其是伴有中風症狀)時,再中風風險已經遠超過置放支架的風險,就應該施行支架置放以打開血流,同時網住硬化斑塊,避免大的斑塊掉落。就像今天的病人,他只有高血壓,一直很注意在控制,也很注意身體,天天游泳;但因一次游泳完後突然的左側無力,接受檢查才發現右側頸動脈只剩下 8%的管道可通(也就是 92%的狹窄),所以必須施行支架置放及血管整形。但在做這些微創手術時,雖然力道已經很輕微了,但難免對硬化斑塊擠壓,造成斑塊掉落,掉落的機會大概是 5%。怎麼解決這問題?聰明的人看到女王的「鳥籠傘」有了個idea 。他就用記憶金屬做了個微型鳥籠傘架,上面再覆蓋層有許多 100 微米的孔洞的聚氨酯膜(Polyurethane membrane),如此可以網住掉落的斑塊,但卻不會阻擋血流通過(人的頭髮直徑為 70 微米) 。操作時就如影帶所示先把鳥籠型保護傘在狹窄遠端打開,覆蓋遠端血管截面,然後進行血管整形及支架置放,做完後再把傘收起,拉出體外,掉落的斑塊也就跟著移出體外。這病人有了這個保護裝置順利完成血管整型及支架置放手術,術後的 MRI 影像追蹤發現沒有半顆斑塊掉落至腦部造成新的中風。「傘」是個很有意思發明,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它的基本架構幾乎一直保存,甚至隨著時代的推演,賦予了它更多的應用及意含!多麼完美的一個設計啊!

左圖: 傘是典型的象形文字。
右圖: 伊麗莎白二世對鳥籠傘情有獨鍾。傘已經變成一個裝飾品。

先把鳥籠型保護傘在狹窄遠端打開,覆蓋遠端血管截面(圖1),然後進行血管整形(圖2)及支架置放(圖3),過程中可以看見保護傘攔截了許多掉落斑塊。做完支架及整形後,再把傘收起(圖4),拉出體外。

左圖:頸部支架及血管整形專用鳥籠形栓子保護傘。可以注意到聚氨酯膜(Polyurethane membrane)上面佈滿 100 微米的孔洞,以利血流通過,但可以攔截掉落粥狀硬化斑塊。我覺得它設計的像一件藝術品!
中圖:頸部內頸動脈近端嚴重狹窄,只剩下一絲8%的通道。。
右圖:圍繞在狹窄通道旁白白的結構(藍色箭頭)就是粥狀動脈硬化。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