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日新紀念論文獎得獎心得 眼動脈逆流為內頸動脈狹窄患者顱內血流動力學不足之預測因子

作者:蔡佳霖/彭家勛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治醫師)

腦中風目前仍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僅次於惡性腫瘤及心臟疾病。腦中風是造成肢體癱瘓與長期殘障的主要原因,不僅個人的健康受到威脅,進一步會帶來家庭、社會在經濟及人力照顧上難以負荷之重擔。腦中風主要以腦血管阻塞型腦中風為主,約佔所有腦中風病人的七至八成。阻塞性腦中風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常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菸等,導致血管的硬化進而造成發生阻塞型腦中風之危險。所以頭頸部動脈血管的硬化狹窄,常是大血管阻塞型中風的主因(1)。

  我們的總頸動脈可分為內頸動脈及外頸動脈,其中內頸動脈是顱內血液循環供給的主要血管之一。當內頸動脈高度狹窄或是阻塞時,為了維持顱內血循的供給,此時顱內的側枝循環就顯得格外重要。顱內的側枝循環除了一級側枝循環-威爾氏環外,眼動脈(內頸動脈第一分枝)與外頸動脈分枝的血管吻合則形成顱內的二級側枝循環。過去的研究顯示單側內頸動脈阻塞的患者中有34.8%到76.0%的患者會出現同側眼動脈逆流的狀況。因為當內頸動脈阻塞時,外頸動脈的血流可以透過逆流的眼動脈提供顱內血流的供應(2-4) 。

  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腦血管超音波檢查室,除針對臨床高危險群中風病人進行常規頸部腦血管動脈狹窄的篩檢外,也會針對腦血管動脈中最重要的內頸動脈第一分枝眼動脈的流向進行分析。為了進一步探討眼動脈流向對於頸動脈狹窄患者的臨床意義及應用,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的研究團隊統計了西元2006年1月至西元2010年10月於三軍總醫院診斷為單側內頸動脈重度狹窄及阻塞的病人共200位,依眼動脈的流向分成正常組與逆流組進行臨床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單側內頸動脈阻塞的病人(48位)比單側內頸動脈重度狹窄的病人(152位)有較高的比例會出現眼動脈逆流的現象(62.5% v.s. 25.0%, P < 0.001)。其次,血流動力學參數分析結果顯示單側內頸動脈重度狹窄且眼動脈逆流的病人,其內頸動脈狹窄側的眼動脈流向不僅相反,且眼動脈的阻力指數(resistant index) (0.59 ± 0.11 v.s. 0.77±0.08, P < 0.001)及總頸動脈的尖峰收縮期流速(peak velocity) (54.95 ±25.44 v.s. 70.79±23.05, P = 0.006)皆明顯低於對側。意謂著單側內頸動脈重度狹窄且眼動脈逆流的病人,其顱內血液循環不良或是一級側枝循環-威爾氏環不足以提供代償血流,而需要由逆流的眼動脈提供更多側枝循環的血液供給。

  此外,研究結果也顯示同時合併有頸部和腦部動脈重度狹窄的病人,相對於單純只內頸動脈重度狹窄的病人有較高比例會出現眼動脈逆流的代償性現象(眼動脈逆流的機會增加7.6倍,OR:7.60; 95% CI, 3.44–16.81)。意謂著在頸動脈高度狹窄的患者身上,眼動脈逆流的出現,很可能代表患者同時合併有腦部動脈重度狹窄及顱內血液循環不良的狀況。

  因此具有上述血管硬化危險因子的患者皆應接受頸動脈及眼動脈超音波的篩檢,才能及時發現是否已出現頸部動脈重度狹窄及眼動脈逆流的現象。若發現眼動脈逆流的現象存在,則應及早接受進一步腦部動脈血管的檢查及適當的治療。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大大地降低國人腦中風的發生率並使國人免於腦中風所帶來的威脅與恐懼。

  上述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5),在此要再次感謝胡漢華教授、尹士俊教授及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的師長及同仁的對於本項工作協助與指導。

參考文獻

  1. Donnan GA, Fisher M, Macleod M, Davis SM. Stroke. Lancet 2008; 371: 1612-1623
  2. Rutgers DR, Klijn CJ, Kappelle LJ, van Huffelen AC, van der Grond J.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llateral flow patterns in the circle of Willis and the ophthalmic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a symptomatic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Stroke 2000, 31:1913-1920
  3. Hu HH, Wang S, Chern CM, Yeh HH, Sheng WY, Lo YK.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phthalmic artery in carotid artery disease. Acta Neurol Scand 1995; 92:242–246.
  4. Costa VP, Kuzniec S, Molnar LJ, Cerri GG, PuechLeao P, Carvalho CA. Collateral blood supply through the ophthalmic artery: a steal phenomenon analyzed by color Doppler imaging. Ophthalmology 1998; 105: 689–693.
  5. Tsai CL, Lee JT, Cheng CA, Liu MT, Chen CY, Hu HH, Peng GS. Reversal of ophthalmic artery flow as a predictor of intracranial hemodynamic compromise: implication for prognosis of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Eur J Neurol. 2013 Mar; 20:564-70.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