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行動裝置於醫療面的運用趨勢

作者:陳右緯/吳曉光 (壢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所教授)

無遠弗屆的網路環境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提供了日常生活的便利,也同時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形態。根據一項持續多年的調查,美國醫師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比例已在2011年超越了80% (1)。另外一項在2012年針對美國實習醫師的研究顯示94.4%實習醫師擁有智慧型手機 (2)。這些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52.9%會使用到手機中與醫療工作相關的功能,最常使用的功能是「藥典查詢」(30.4%),最常造訪的網站是Wikipedia (38.2%)。雖然台灣並無相關的研究資料,推測也是呈現逐漸攀升的狀況.除了智慧型手機外,前幾年 Wii 及 Xbox 的流行,讓人對手持裝置的感應功能印象深刻。既然手持裝置偵測人體動作的功能已經被廣泛運用,與聯網裝置的結合,讓這些資訊運用到醫療層面已是必然的發展。

  腦中風病患在急性期過後,神經功能方面的後遺症可能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其中肢體及語言功能障礙,靠著密集的復健治療可以達到良好的復原效果。為了讓病人把握中風的黃金恢復期,持之以恆接受復健治療,許多醫院的中風醫療團隊陸續推動相關的整合性復健服務,包括復健病房的擴建,復健醫療專車,以及急性後期復健照護病房的開辦等措施。雖然目前大多數的復健治療都需要在醫療院所執行,為了增加復健的可近性,居家復健已在長照計畫中開展。除了這些傳統的治療方式,近來已經有學者研究如何將內建感應器的隨身裝置運用在復健醫療輔助上,以求加強復健的效果。

  利用行動裝置的及時性及高解析度的螢幕,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可以很有效率地傳輸及呈現醫學影像 (3)。在「Time is Brain」的時代,行動裝置可以提供患者的資訊及影像,協助醫療人員及時診斷及提供治療的建議。換言之,行動裝置已經成為遠距醫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院前照護也是目前中風醫療加強的重點。在日本大阪府吹田 (Suita) 一項名為SPMIS (Smartphone-assisted prehospital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的計畫中 (4),緊急救護人員配備具特殊APP程式的智慧型手機,於救治過程中迅速將抵達時間、臨床表徵,到院前診斷(選單上有九種診斷項目,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stroke other than SAH 是其中二選項),以及到院前中風量表(Cincinnati prehospital stroke scale)中該收集的資訊傳輸至醫院,讓待命的醫療團隊做必要的動員準備。該系統對於腦中風 (不含SAH) 的診斷,敏感度(sensitivity)爲0.90, 特意度(specificity) 爲0.68。

  行動裝置配備觸控面板後,使得人機互動的介面越來越方便。觸控螢幕可隨意縮放及操控行動裝置具備的影音播放及錄影照相功能,再加上感應及分析功能,藉由所研發的APP程式,可提供使用者即時的反應,輔助上肢的精細動作復健 (5)。也有專為失語症患者設計的語言復健輔助系統 (6),讓家人共同參與出題與病患互動,並協助監控復健的進度。

  裝配有各式感應器的穿戴式裝置(如貼片式、頭戴式、肢戴式及腕戴式裝置),已經被運用在患者的身上及周遭環境中 (7),打造遠距醫療照護的環境。這些感應器包括三軸加速度感測器 (3-axis accelemeter)、陀螺儀 (gyroscope)、磁場感測器 (magnetometer)、角度測量儀 (goniometer)、壓電感測器 (piezoelectrode)、重力感測器 (gravity sensor)、及全球定位衛星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等。但是將偵測動作的裝置運用在中風病人身上需要解決病人肢體無力,無法緊握手機的狀況。智慧型手錶突飛猛進的發展,解決了這個上肢穿戴的問題。透過所研發的程式,讓使用者能隨時隨地依據處方,完成復健動作,並判斷其準確性。系統可將復健歷程,時間及成功率等數據回傳至雲端平台,讓醫療團隊可掌握患者復健進度及時程,達到更有效率的復健效果。

  展望未來,更多的行動裝置臨床應用正等待我們透過跨領域的合作繼續研究開發。整個醫療資訊系統的運作,包含偵測、即時回饋、無線傳輸、資料儲存、雲端分析及醫療決策等功能,也將逐步改變醫療的樣貌。透過行動裝置偵測記錄到的“大數據“,將如何衝擊未來的醫療環境,又是另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議題.

參考文獻:

  1. http://mobihealthnews.com/32232/in-depth-mobile-adoption-among-us-physicians/
  2. O'Connor P, Byrne D, Butt M, Offiah G, Lydon S, Mc Inerney K, Stewart B, Kerin MJ. Interns and their smartphones: Use for clinical practice. Postgrad Med J. 2014;90:75-9.
  3. Takao H, Murayama Y, Ishibashi T, Karagiozov KL, Abe T. A new support system using a mobile device (smartphone) for diagnostic image display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Stroke. 2012;43:236-9.
  4. Nakae T, Kataoka H, Kuwata S, Iihara K. Smartphone-assisted prehospital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analyzing data on prehospital stroke care. Stroke. 2014;45:1501-4.
  5. Saposnik G, Chow CM, Gladstone D, Cheung D, Brawer E, Thorpe KE, Saldanha A, Dang A, Bayley M, Schweizer TA. Ipad technology for home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ihome): A proof-of-concept randomized trial. Int J Stroke. 2014;9:956-62.
  6. http://www.rephrasia.com
  7. Dobkin BH, Dorsch A. The promise of mHealth: Daily activity monitoring and outcome assessments by wearable sensors.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11;25:788-98.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