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不吹熄燈號 整裝再出發

作者:林慧娟 (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甫上任的第13屆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醫師,具體明示了未來的工作目標 (學會會訊2018年25卷第4期),其中包括重新調整會訊的角色功能:

「台灣腦中風雜誌:腦中風學會的會訊自1994年5月起即持續發行,然而為提升學會的學術與教育目的、更好的保存文章與引用,會訊轉型為雜誌是有需要的,鄰近的日、韓、大陸都已有自己本土與國際腦中風雜誌,台灣腦中風學會實應該調整與趕上。」故編輯部決定,本期為舊版會訊的最後一期。我在2007年會訊改版為電子出版品時,開始參與編輯部的工作並持續多年。物換星移,改變是必然也是必須。本文回顧當年編輯部夥伴們一些重要的思考和做法,一方面讓廣大的會員瞭解學會會訊近10年的演化,另一方面也希望其中的意涵可以提供即將承先啟後,為提升學會出版品而繼續努力的幹部參考。

 

當年是由當時的秘書長連立明醫師召集,編輯部成員包括我、北醫公衛的吳美滿老師,還有我的好朋友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的曾美君教授。曾老師不是醫療人員,她的專長是管理經濟學,卻因緣際會和腦中風研究結了不解之緣。曾老師有其學院風格,但也非常務實,邏輯能力很強,常常能看到我們慣性思考以外的盲點而提供建議。由於這位體制外人士的參與,使編輯部的視野更為寬廣。承接編輯工作之初,我們考慮到腦中風學會的會員遍布各級醫療院所,而腦中風更是神經專科醫師日常面臨最多的疾病,除了醫學研究與醫界新發展的傳統主軸,一些與大部分醫師以及醫療專業人員日常執業息息相關的議題,也可能引發大家的興趣。其次,從事中風研究者日眾,研究方法學的基本功及相關課題,是我一直想要推廣的教育。這一點,曾老師擔任寫手和編輯提供非常多實質的幫助。曾經有醫師當面告訴我,他最期待這一類的文章,每篇一定細讀。我們還得知,有許多其他領域的人在撰寫論文時,受惠於網路搜尋到的會訊文章。此外,我們希望引入會員個人的各種經驗分享,也鼓勵感性的小品。

 

理想中,學會會訊還可以擔任溝通平台,藉由電子通訊的便捷,讓有話要說的大眾有發表意見的肥皂箱(也許礙於習性,我在參與工作的8年左右,只處理過2位讀者投書,針對特定會訊文章表達意見)。我給邀稿對象的邀請函總是制式地包含這一段文字:「基本上,會訊不是一個嚴肅的論文或研究發表處,可以談談個人的研究興趣、觀點、感想、經驗、意見等等。」這樣的編輯風格到底對學會的發展有沒有幫助,本是見仁見智,但是那些年為了開拓稿源,提升內容多樣性,編輯部夥伴們絞盡腦汁、用盡人脈、四處請託,大概也算無所不用其極了。後來的編輯部迭有更易,風格並沒有太大變化。我將最近7年的文章略作分類如下表,可以看出涵蓋的內容範疇。

 

會訊做為台灣腦中風學會的喉舌,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這麼多年來,會訊累積了很多精彩的文章。但是誠如鄭理事長所言,以目前的狀態,文章的保存和引用都是問題。時代一直在進步,做為一個專業學會,機動性必須提高,團隊合作與人才培養越顯重要。欣見本屆理事會積極著手改革會訊,我期待更多人願意投入耕耘,傳承公共事務,產出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出版品。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